    
爱心- 12709 个
香蕉- 4 个
- 注册时间
- 2013-9-23
- 最后登录
- 2019-2-18
|
板凳
发表于 2018-8-10 10:32
| 只看该作者
扫盲逻辑谬误(转帖)
导读:现代社会信息量暴增,如何在形形色色的观点里分辨出正确的思想?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至关重要。如何防止被新闻媒体中的错误逻辑所欺骗?尤其是互联网信息,为了吸引你的眼球,各种“反逻辑”标题类容层出不穷,借此就科普一下逻辑思维的基本常识——主要是关于逻辑谬误方面的。
什么是逻辑?
逻辑本身是指是推论和证明的思想过程,是有效推论的哲学研究;逻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;
什么是逻辑谬误?
本文所提到的“逻辑谬误”,也可称为“谬论”(洋文叫fallacy)或“诡辩”,主要是指逻辑推理过程中,出现的推理错误。这种推理错误,可能是无意滴,也可能是推理者有意引入,来误导别人滴。
在当今世界,由于网络发达,各种信息充斥其中。很多网络上的言论,为了达到说服人的目的,会采用一些诡辩的手法。如果你不晓得如何识别“逻辑谬误”,就可能被蒙蔽、被忽悠、被洗脑。所以,了解相关的知识,是很重要滴!
常见的逻辑谬误介绍
逻辑谬误有很多种,限于篇幅,无法一一列举。今天先列出几种常见的、主要的,让大伙儿见识见识。如果大伙儿有兴趣,可以查看维基百科关于逻辑谬误介绍的列表,包含大部分逻辑谬误。(这里,这里,戳这里)
人身攻击
解释:人身攻击就是回避讨论的话题,转而质疑说话人的身份、动机、地位。在逻辑谬论中,人身攻击是比较低级的招数,相对容易看出来。
举例:
甲:建议网友加强批判性思维练习。
乙:你这是做广告的节奏啊
分析:【质疑身份】
甲:建议网友加强批判性思维练习。
丙:批判什么啊,唯恐天下不乱
分析:【质疑动机】
甲:建议网友加强批判性思维练习。
丁:你只不过是一个搞网络的,有什么资格对别人指手画脚?
分析:【质疑地位】
转移话题
解释:诡辩者通过扯开话题,转移大伙儿的注意力。这招相对于“人身攻击”而言,就比较高明了。
举例:
甲:建议网友加强批判性思维练习。
乙:训练的确很重要,执行力好的团队都是训练出来的。
以偏概全
解释:用少数的、个别的例子,来替代统计数字,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。比如某个老烟鬼说:我常年吸烟,还活到这么大年纪,证明吸烟是有益健康的!这就是用“个例”进行“以偏概全”的诡辩。
举例:
甲:建议网友加强批判性思维练习。
丙:我讨厌批判性思维,哪些爱质疑的人,看哪一个有好果子吃。
分析:【丙用部分质疑下场不好的人来代表所有质疑的人】
偷换概念/稻草人谬误
解释:假设有人提出了观点A;诡辩者不直接反驳观点A,而是把观点A偷换成观点B;然后使劲反驳观点B,让围观者认同观点B是错误的;然后进而让围观者误以为观点A也是错误的。通常,被选为观点B的,是一个明显错误的命题。诡辩者相当于把观点B作为一个靶子来攻击。所以,此招数又叫“稻草人诡辩法”。
举例:
甲:建议网友加强批判性思维练习。
乙:还批判什么啊,都把人心给搞乱了
分析:【把“批判性思维”偷换概念为“把人心给搞乱”。其实这两个概念并不等价。】
诉诸恐惧
解释:此招数主要是营造恐惧气氛,进而影响围观者的判断,让围观者相信自己。比如家长或者老师会对学生说不好好读书,长大就没出息。这就属于“诉诸恐惧”。
举例:
甲:建议网友加强批判性思维练习。
乙:把人心搞乱了,对大家没有好处!
分析:【除了前面提到的“偷换概念”,此例子也是“诉诸恐惧”的典型。利用大家害怕动乱的心理,来否定对方观点。】
诉诸传统
解释:利用传统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。但是,传统的观点未必就是正确的观点。使用此招数的诡辩者,有意略过了对传统观点的论证。
举例:
甲:学校灌输式教育,必须结束。
乙:灌输式教育从古至今一直存在,存在即合理。
分析:【历史在不断进步,以前行得通的,现在不一定行得通;另外这里还有“以偏概全”的逻辑谬误】
诉诸信心
解释:这类谬误,是采用信心来代替逻辑和证据。所以,跟这类人辩论很费劲。因为他们不讲逻辑,缺乏共同的谈话基础。
举例:
甲:老师说的存在XX问题,应该用XX方法来解决。
乙:我相信老师,他不会误导我们的!
一道逻辑谬误的练习题
前面举了这么多例子,也不知道大伙儿看完之后是否掌握了识破诡辩的能力。为此,我在网上找来一份很经典且比较搞笑的语录《这鸡蛋真难吃》。大伙儿可以琢磨一下,每条语录分别采用了哪一种诡辩术。 |
|